杏彩体育官网-比媒:米兰2700万欧+300万欧正式报价亚沙里,愿升至3500万欧
上周五欧普发布16年年报,市场关注度比较高,增长优势暂且不表,在这里仅仅把大伙儿主要的质疑点总结下分享给市场。需要说明的是,一季度公司预计净利润在2200-2700万,从以往分季度业绩确认情况看(参考16年),一季度业绩占比18%左右、在此我们仍然维持全年1.4亿业绩预测,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35%。
Q: 拿证和生产的难度到底有多高,为什么这么多年只有一家内资?
A:生产或者说技术本身并不构成行业的绝对壁垒,国家食药监对于角膜塑形镜生产是否放开主要从安全性的角度考虑,毕竟一方面产品潜在的使用人群数量是巨大的,另外一方面历史上国内出现过由于产品质量产生群体性安全事件。公司能够获批的部分原因在于实控人在业内有较高的声望,并且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角膜塑形镜在国内的发展。至于未来是否会放开其他厂商的申请,理论上是存在可能性的,对应的是16年年底国家批准了美国Paragon VisionSciences新的生产注册证,但具体时间节奏无法确定。
Q:角膜塑形镜有受限使用的范围,那么合理推测下国内合适的渗透率和市场空间大概是多少?
A:受限适用最大的约束是近视度数在600度以下,基本上我们也假定青少年近视群体属于低度数群体(这一点尚无全国数据统计,但可以参考《826例青少年近视三年屈光动态观察》等文献,样本量足够显示)。粗略估计,静态来看,目前行业内有角膜塑形镜产品推广的医院数量在1000家左右(第三方数据,公司合作医院数量在600家以上),15年行业销量数据在64万副左右。国家规定角膜塑形镜只能在二级及以上医院销售,我国二级及以上医院的数量在11000家左右,另外粗略估计我国青少年(6-18岁)近视群体的数量在7000万左右,因而目前按照符合规定的医院数量来看渠道覆盖率来看不到10%,人群渗透率不到1%,因而中长期来看,医院数量以及单个医院的销售拓展仍有较大空间。(按照目前公司的销售情况,单家医院对应每天销售0.6副左右)。
回到行业的增速来看,从渠道覆盖率来看,一是考虑到产品价格因素,后期二三线城市公立医院推广难度较大;二是民营医院增速加快,角膜塑形镜进入民营医院时间较短,未来将是发展的重心。
从单家医院产品渗透率来看,前期开拓的医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公司重点布局的较发达区域——华东五省市为例(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江西、福建、山东),15年销售数量接近6万副,渗透率仍处于极低水平,在医疗器械广告的规范下,产品的推广仍需要口碑以及医院渠道宣传。
因而整体上,我们认为在单家医院的产品渗透率以及医院渠道的覆盖率提升下,行业维持在30%以上的增速问题不大。关于角膜塑形镜在国外的渗透率情况,目前无权威数据显示,部分第三方数据显示美国一年角膜塑形镜的需求量在200-300万副左右。
Q: 公司年报周边产品毛利率下降较为迅速,预计是否会持续?
A:在护理产品毛利率下滑13%的背景下公司整体毛利率下滑3%,护理产品目前公司只是采购、分销的模式,配套角膜塑形镜销售,本身议价能力较弱。本次募投项目将新增镜片护理液80万套以及冲洗液200万瓶的生产能力,从而实现护理产品的自研、自产、自销,以下是护理液毛利率变化对于公司整体业绩影响的弹性分析。
Q:在性价比下公司没能体现出超越行业增速的原因是什么?渠道利润低、品牌不好还是产能问题?上市公司是否构成重大改善?
A:关于行业增速的问题,目前没有特别权威的数据,已有的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显示行业增速接近40%;公司过去三年梦戴维产品的销量增速分别为35%、25%、20%,整体呈现略微下降趋势,但产品结构调整下产品均价稳步提升、公司收入增长超过销量,过去公司市占率按照以上的统计口径是下降的(这一点仍需讨论),以下仅从背后的原因去探讨。
1)进口品牌的优势:考虑到医院作为唯一渠道方对于产品的推广的重要性,渠道的单副销售边际利润改善以及销量情况将是选择具体产品重点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简单测算,即使考虑到代理体系的差异性,进口品牌单副销售对于渠道的利润增厚还是较为明显。
2) 公司品牌的优势:性能方面,国内外产品无明显差异,公司相较于进口品牌,已有的优势在于:1、对于渠道医院方面,能够提供较好本地化技术支持服务等;2、消费者而言,价格每副约低3000元左右,影响销量的关键因素之一;3、国外品牌产能在海外,消费者响应时间长。
综合以上,对于医院而言,仅从利润角度来看,粗略测算销量两副国产约等于一副进口品牌,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更容易接受的价格、更好的本地化技术支持服务以及消费者响应,且随着渠道的逐步下沉到二三线城市,消费者价格敏感度的提升,国产替代逻辑有望逐步兑现,另外我们将更加关注公司独家合作医院的数量(比如我们实地调研的上海浦南医院是独家合作的)。
备注:从2016公司披露的角膜塑形镜成本结构来看,原材料全球统一采购、加工机床进口因素下,国内外产品成本无明显差异,即使考虑国内外产品经销商体系的差异,零售端单副3000元以上的差价下,对于医院渠道而言,销售进口产品边际利润增厚还是非常明显。
往事不可追,投资者的思路无非是以后会不会更好,比如我知道现在卖的没进口好,行业待培育,但是上市后能有很大改进(独家医院多),渠道铺的广等,那么就有价值。所以我们的思路就是回答上市有改善这个本质。
其他研究:
《年报点评: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关注产能释放以及渠道拓展》
《业绩快报增长基本符合预期》
《欧普康视:顾盼生辉,明眸善睐 》
《近视矫正专题研究——还你我一片光明》
《关于欧普康视疑问的讨论 》
《心灵窗户的一把伞——角膜塑形镜初探》
免责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萌主风向标)为陈萌中小市值&传媒研究团队(现供职于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执业证书编号:S1440515080001)设立的,关于中小市值&传媒行业证券研究的唯一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证券中小市值&传媒行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已正式发布的中小市值&传媒行业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中信建投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